“懺悔錄里的警示”之八:悔不該政商不清被圍獵 |
“懺悔錄里的警示”之八
悔不該政商不清被圍獵
“圍獵”,四面合圍而獵,本意原為古代的一種狩獵方式,而如今,這個詞卻在畸形的政商關系當中頻頻出現。
“由于我經常和供貨商、建筑商打交道,他們為了得到我的支持獲得更大的利益,他們開始就通過朋友托關系和我接觸,以前多年不打交道的朋友也陸續找上門來,要生意做,要活干,只要是我答應幫忙,利益馬上就擺在我的面前……”“在實際操作中,我所作出的決定,還是因為此前他們給了我好處、授人以柄,才做出了裝瘋賣傻、掩耳盜鈴的蠢事?!蓖J兴畡占瘓F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徐某某在懺悔書中再現了與所謂的“朋友”交往中,自己是如何節節敗退、最終淪為腐敗分子的過程?!坝捎诠ぷ髟?,接觸的企業老板和金融投資圈的朋友多,他們當時多是看中我手中的權力,主動和我交往,我也甘愿被他們圍獵。”曾經沉溺于不法商人“追捧”的威海港集團原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鄒某某,在被留置后袒露了自己彼時的心態。
圍獵者之所以愿意花大把的金錢、精力去討好這些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,正是因為他們想要獲得的是超常的暴利。許多不法商人為淡化、藏匿行賄行為和行賄目的之間的因果關系,試圖與行賄對象建立長期穩定的感情關系,從而搭建錢權交易的穩固圈子。有的用紅包鋪路,有的以情暖之,有的以愛好為媒介,這些看似無所求的“饋贈”,都在暗中埋下了伏筆。威海港集團原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車某某在懺悔書中寫道:“如果當初認識郭某時,我人生的價值觀不是以金錢來衡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而是以平常的心與他交往,以一顆公正的心考察他的投資能力,不收他一分錢賄賂,能有以后的事情發生嗎?”當權力遇上利益的誘惑,掌握權力的人失去了定力,則必然被“圍獵”。在不斷的“圍獵”下,這些黨員、干部逐漸喪失了權為民所用的基本原則,將手中的權力當成與錢財交易的籌碼。這不僅挫傷了大批有心干凈創業、踏實經營的企業主的熱情,加劇了這些企業的經營壓力,更損害了營商環境,損害了黨委政府形象。
讓圍獵者無“獵”可圍,就要看清陷阱。廣大黨員、干部要始終保持“趕考”的清醒,時刻保持對“腐蝕”“圍獵”的警覺,在風浪考驗中立得住腳,在誘惑面前定得住神。要增強政治意識,遇事首先從政治上思考、把握、掂量,以黨章為根本遵循、以黨紀為基本準繩,看準能不能干、該不該做,慎獨慎微慎始慎終,做政治信念堅定、遵規守紀的明白人。要自覺反對特權,自覺凈化朋友圈、生活圈、社交圈,注重家風建設,管住“身邊人”,規范家屬從業行為。在嚴懲受賄的同時,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要加大打擊行賄“圍獵”的力度,以“雙管齊下”的理念、舉措,釋放出堅決斬斷“圍獵”和甘于被“圍獵”利益鏈的強烈信號。
(“廉潔威海”評論員)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